脚下有泥土,肩上有担当。
2024年7月,按照省市要求,绵阳市燃气集团选派90后干部向博赴北川羌族自治县小坝镇上沟村履职第一书记,开启了驻村帮扶工作。驻村以来,他扎根基层,强化党建引领、整合资源、集结各方智慧助力上沟村经济、民生建设发展。
帮助建强基层党组织、安装路灯点亮村部周边道路,移动通信5G铁塔基站如期建成……短短半年,一幅“景怡、村美、路畅、业兴”的美丽乡村画卷跃然眼前。
建强“基层堡垒” 党建引领聚人心
“欲筑室者,先治其基”,向博深知要把上沟村建设得更加美丽,首先得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支部作为保障,只有战斗堡垒建强了,才能更好发挥党组织引领示范带动作用,更好团结带领群众搞产业、抓发展。驻村以来,他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驻村帮扶工作“头等大事”,严格执行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制度,通过与燃气集团子公司支部联动,深入村社田间地头,组织开展“院坝会”“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会”“秋耕助农”等活动,让群众听到组织声音,看到组织身影。同时,积极发动村内优秀年轻同志递交入党申请书,向党组织靠拢,把党建工作融入到驻村帮扶工作的点点滴滴。
上沟村支部副书记胡章维说:“自从向书记来了过后,我们才真的感觉到基层党建工作抓不抓真是不一样,大家心更齐了,气更顺了,目标也更加明确了”。
点亮“归家灯火” 保障民生有作为
上沟村1938年沿山建村至今,因受地理条件、经济发展制约,基础建设设施严重滞后,全村道路大多弯多坡陡,临沟临崖,村民夜间出行安全难以保障。“马上春节了,子女在外务工,希望能安几盏路灯,到时候儿女回来过年走夜路能安全点……”向博心里想:“要改善村民的生活,就要先帮他们点亮‘回家的路’!”
“真抓实干、马上就办”,向博立即组织驻村工作队员研讨解决办法,很快工人们来了,一车车物资运到了村民们的家门口,一盏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挺立在村主干道旁和村民聚居点,成为一道崭新风景线。
夜晚时分,亮起的路灯如点点繁星,驱散了冬夜的寒意,也照亮了村民的回家路、温暖了群众的心。
盘活“优势资源” 产业发展添动能
上沟村海拔1200-2800米,土地肥沃,日照充足,部分区域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内,优良的的自然环境造就了“万亩药材基地”,基地内年产药材近400吨。
曾经深度参与绵阳市营商环境建设的向博,深知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。为更好地发挥区域特色优势,将产品价值更多地留在农户手中。他带领工作队及村两委历时1个月,邀请省内外知名中药材公司到村洽谈,最终与多家中药材及生物公司签订年采购共计300吨中药材战略发展协议,预计每年增加1200万村集体营收。同时,为推进农村数字化解决药材溯源、远程技术指导等制约当前药材基地建设的“卡脖子”技术问题,在365beat中文版党委的支持下,向博主动对接市(县)级移动公司,争取到北川移动公司投资近百万在药材基地内建立5G移动通信铁塔基站,该基站正式投入运行后,长期以来困扰群众的手机信号差、延迟高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转变,也为后期药材基地数字化、智能化农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除了推动该村支柱产业做大做强,他还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引领及“领头雁”作用,他积极对接市农业局、市粮油集团、高农司等有关部门和单位,以“村集体+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引入优良高山萝卜品种,通过订单农业、劳务合作等多种方式,一揽子解决技术和销售两个关键难题。目前,首批高山萝卜已经完成预售6000余斤,实现增收1万元,并且该品种每年可种植两季,预计每年可创收十万余元,成为推动上沟村乡村振兴的又一重要抓手。
“驻村不是走过场,只有真正走到群众中去,才能明白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。”说起这短短几个月的驻村经历,向博感叹道,脚下沾有多少泥土,心中就沉淀着多少真情。望着这片希望的田野上,向博仿佛看到了一粒粒种子破土而出,而他也将继续用脚步丈量土地,用实干诠释担当。